海碗居近日在以欧式休闲风格著称的蓝色港湾开了一家新店,浓浓的胡同风情,不变的京味儿,受到食客热捧。千龙网记者 郑涛 摄
从入夏开始,炸酱面更是家家户户都最经常吃的,面煮熟过了凉水,拌上喜欢的菜码儿,浇上醋,咬上一头蒜,痛痛快儿快儿的吃上一海碗,这可能是所有的老北京人对于儿时最鲜活,最幸福的记忆了。千龙网记者 郑涛 摄
炸灌肠儿、蓑衣黄瓜……一系列精点美食在蓝港海碗居都能尝到。千龙网记者 郑涛 摄
蓝港海碗居“镇店之宝”小碗儿干炸炸酱面 千龙网记者 郑涛 摄
豌豆黄儿,艾窝窝,驴打滚儿,芸豆饼,油炒面儿,一系列四九城的名小吃在海碗居不仅能尝到,而且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老味道。 千龙网记者 郑涛 摄
20年来,海碗居由最初的一家店,发展至今已经先后开了3家独立的门店和7家商超店,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的就是要做好这一碗炸酱面。千龙网记者 郑涛 摄
千龙网讯 (记者 郑涛)近日,海碗居第10家分店正式亮相蓝色港湾这个充满欧洲风情、现代感十足的商圈。据了解,20年来,海碗居由最初的一家店,发展至今已经先后开了3家独立的门店和7家商超店,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的就是要做好这一碗炸酱面。
海碗居的第一家店是于1999年开业,光听这名字,就有一种洒脱和豪爽。原来,过去老北京人都管吃面用的大碗叫做“海碗”,这就是海碗居名字的由来。走进这家以老北京特色为特色的店铺,立刻就能听到小二儿的迎客吆喝声,这一刻,店内的小二儿听到都会跟着吆喝起来,用最大的热情迎接着每一位客人,这也是海碗居一直以来的特色:喊堂儿应堂儿,每个小二儿的必修课。
常来海碗居的客人都知道在这里都不叫服务员儿,而是叫小二儿,尖果儿,客人们喜欢这样的称呼,叫着顺口,透着亲切。
八仙桌,美人儿靠,青花儿大海碗,搭配着以单弦儿大鼓的背景音乐,代入感极强,北京的老街就像是在眼前。您瞅瞅,坐在这手绘的长廊里用餐,就仿佛置身于颐和园之中。为了营造整体氛围,在长廊的墙面上绘制的都是一水儿的老北京风情,这样的设计也使客人在用餐的同时抬起头环顾四周也能处处都是风景。回忆着童年的老北京,感受着浓浓的北京味儿。
聊完环境,话题直奔镇店之宝,炸酱面。这里的肉丁小碗干炸,加入了四六肥瘦的肉丁儿,再佐以几十位调料和特制的酱,经过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用心熬制而成,酱香浓郁,油而不腻,口感甜咸适中,当装有传统菜码儿的小碟儿和海碗碰撞,发出声响,这便是传统特色“八碟儿八响儿送吉祥”,红红绿绿,营养美味自是不用多提。
据介绍,海碗居的菜品在经过多年传承后,还加入了一些创新的元素,豌豆黄儿,艾窝窝,驴打滚儿,芸豆饼,油炒面儿,一系列四九城的名小吃在海碗居不仅能尝到,而且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老味道。
海碗居北京菜,传承的是北京的文化,北京的味道,来这里的老主顾们爱的就正是这一口儿,吃的,就是这个味儿。